临近岁末,2015年校园招聘逐步进入高峰期,各大高校也纷纷举办大型双选会。继2013年“最难就业年”、2014年“更难就业年”之后,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引起了很多关注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,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,首次突破700万人。而据预测,2015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50万人,再创历史新高。在经济形势、用人需求没有明显上升的情况下,大学生就业难的态势恐将继续。
近日,教育部还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,意在促使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。这些专业有:旅游管理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动画、知识产权、广播电视编导、表演、艺术设计学、播音与主持艺术、音乐表演、电子商务、贸易经济等15个。
据德加教育分析:在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,行业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,高新技术、互联网等产业仍有较大的用人需求。同时,985、211类高校受冲击较小,二本或三本院校的毕业生,则面临着就业难的更大挑战。
今年9月开学后,2015届大学毕业生们就开始为找工作忙碌起来。在每个知名企业的宣讲会、每所学校的双选会现场,都会有大批手拿简历的学生,近两年严峻的就业形势,让他们的心早早地就开始焦急起来。
根据2015届毕业生的招聘情况来看,今年的就业市场需求和去年基本持平,略有上升。德加教育特邀专家表示:“从宏观来看,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,会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带来一定的压力。政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,同时部分传统产业如冶金等,有复苏现象,但进程缓慢。不同产业发展不均衡,差距拉大,如钢铁等,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出现明显差距。”
“我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来看会越来越难。”专家解释道,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,企业对用人的需求越来越少,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却持续增加。“而且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,他们期待的往往比实际能力达到的要高,这也会为就业增加困难。”
专业分析:
三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好
从需求角度来看,目前大学生就业较好的专业大致可以分成三类,第一类是对接真正的热门行业,如IT类,包括通讯、互联网、电子商务等;金融类企业也是比较稳定的,和金融相关的会计、财务、贸易类专业也不错。
第二类是通用类,如所有企业都有财务类、销售类、人力类的岗位,学会计、营销、人力专业的学生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。
还有一类是稀缺专业,如保险精算师等,专业人才很少,找工作不用愁。而就业相对较难的,可能是一些比较偏门的、需求低的专业,如历史、物理等。
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具有持续性特点。因此,在宏观经济结构稳定的前提下,2015年各专业毕业生的全国总体就业状况与2014年相比,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。”专家指出,根据统计,就2014年全国而言,本科就业较好的有建筑学、地矿类、油气储运、车辆工程、城市规划、船舶海洋类、审计学;本科就业比较困难的专业有生物类、法学类、动画美术艺术设计类、体育教育。
数据:
今年第三季度,前程无忧发布的《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》显示,在薪酬方面,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其中211和985重点院校中52%的毕业生要求起薪在6000-8000元之间;38.8%的学生理想起薪在2000-4000元之间;另有近一成的学生理想起薪在10000元以上。
调查还显示,互联网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最大,快速消费品和房地产行业名列二三。大学生平均参加8.4家雇主的面试获得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,其中211和985院校的毕业生为7.8家。
调查显示,校园招聘的雇主们招聘最多的职位为销售、客户服务、金融、投资等;企业职位需求量最大的专业集中在财务/金融、管理贸易、通信电子、计算机科学/网络、机电/自动化。
在理工科类大学,招聘职位多来自计算机软件、工程建设和汽车零配件行业;在偏文科的综合大学,雇主多来自快速消费品、金融投资和互联网行业。